
《海南雞飯》由畢國智主導、曾謹昌編劇、張艾嘉飾演主幹角色。電影情節圍繞在一個棄婦以祖傳秘方調製海南雞飯,在新加坡打響名堂,開設餐館,獨立帶大三個 兒子。並持有一般爲人母者的傳統觀念,期盼兒子成家立業,承續香火。在發現長子和次子是同性戀者之後,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么身上……
早在盤古開天辟之時,創世紀之際,那關於愛情的條律就已被制定下來。人以群居,爲的是不讓人類消失。於是男女結合以產下一代,成了必然的定律。(無形中,亦就成了生産下一代以達至不滅的工具。)
這社會化的定律,讓人們遺忘了真我、本我的情感面。卻,有些人還是無法就此忘卻那欲被壓抑隱藏在體内深暗處的本然因子。這蘇醒的因子讓他們在社會群力錯愕的以爲自己“不正常”。從而失措慌張,卻依舊放不開内心的真情。於是,於是陷入迷惘。
這 世代,這些蘇醒過來的人們,公開的面對自己不被接納的愛情,被視爲異類而投以異樣(甚至歧視)眼光。接二連三來自家庭、朋友群、社會群的杯葛、歧視,最後 的最後他們還是勇敢地面對了自己,擺脫定律,選擇自己所想要的。那一份勇氣,是生存的實證。比起拖泥帶水,比起行屍走肉,比起欲愛不敢、欲去還留的諸多顧 慮,他們是值得被贊許的。不是嗎?
有句老話說“同性相拆,異性相吸”。然而,曝露在現代人眼前的光景,卻在在不留餘地的抹殺這句流芳的真 理。千古歷代,人們都就相信這就是真理。相信這話語背後的原因是人自私的不願絕滅。男女相吸,陰陽相合而恆生,生而不息代相傳。這是自古以來的真相,也是 女禍所願見的不滅。
這相吸與相拆之間,標榜着同性與異性之差異和結合。以此為前提的真理似乎早就透看好人類因另類而膽怯心理。從而摒棄人愛一切美(凴其經驗和感官所直覺的。)的本性。
人 所為之一切,來自神的賦予。人無十全,亦反映出神無十美。女禍造下男女各一,爲的是他私欲的不願消滅。即使知道其之所造並無完美。然,卻因已給予生命而不 忍剝奪。一切人生命中所有的情、欲、愛,都因着人的不完美而加注其身。千秋百代,人盡為情所迷。甚至致死不渝,也還理不清情為何物者亦大有人在。
基 於此,僅有男女相配方被視爲合理。才能被社會所接受。(這是社會機械化的象徵,也是所謂真相的準則!是悲慼的,不是嗎?)劇中三個男生的媽媽,海南雞飯店 的老闆娘(張艾嘉飾),一再看到自己兩個兒子的戀愛路從“正常”到“不正常”而感到慌措,並不願給予丁點認同。不去承認,也不願提起。
劇中她這麽說:“爲何我就不能有一個正常的家庭,有孫子呢?”於是她說:“我還有Leo!”,所有期望應着她那小小而堅持的信念,都托付到小兒子Leo的身上。期盼的是,他能正常地戀愛,能(給她)建立一個正常的家庭。
一 個母親寄予自己孩子身上的厚望,往往是不能被否絕的,以一個母親的身份,挂上一句“這都是為你好”,而不在乎孩子内心的心情感受與想法。更多的更多,被隱 藏在這句話語背後的,亦其實只是一個女人暫且忘掉其爲人母的天職而顯現的那一點屬於女人的自私。自私於其不自覺間所匿藏在兒子身上的害怕失去。(以其一路 走來所得的人生經驗為準則。)
然而,當一個女人在受孕期的時候,就已經將其爲人母的天賦無疑的展現。一個母親,面對外界對自己兒子的譴責 和鄙視時,作爲母親的她毅然不顧一切的去擁護自己的孩子。一切對錯已經不再重要。那個當下,她僅意識到的是,要保護自己的孩子。是的,她的孩子!任誰也不 能欺負。這是任怎麽也消磨不去本能。(或許,當一個女性在出生的時候,此一天賦就已潛在於體内。)
當一個女性,不再是女人而完完全全是一 個母親的時候,一切其所做,皆只為了要讓自己的孩子過得好。是發自内心的,真心希望他們好。卻往往,用錯了方式。而讓其與孩子們之間的陣綫,總是難以成 形。氣他們(孩子)是同性戀只因爲放不下世俗人的目光投射出的異樣。氣他們不回家則是身爲人母的本性使然。
愛一個人,真的需要去在乎其性別?仰或是可以如母親給予孩子的愛一樣全面無保留?若要真的愛上了同性,那又有何奈何?若要真的可以克制,那又還會是愛情嗎?自古,隨愛而生的還有更多外在紛擾。於白霧中往前踏腳步,似乎並沒有誰能放下顧慮大步跨去。
11:34pm27082005傾盆大雨,著
12:39am16072008思緒疲憊,修
12:39am16072008思緒疲憊,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