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呼~緩一口氣。

當事情並沒有預期中的順利,又趕著收尾的時候,總是會感覺缺氧。
尤其是文件催促了又催促,還是不齊。
對方卻嬉皮笑臉說一些沒營業的話,做了的東西又說“請用新版本”,
對照之後發現並無差別,還堅持。到最後,才說“哦,看來是我老糊塗了”
幹嗎不要先對照看看是否有誤?根本就是浪費人家的時間拖慢進度!
呼~~深呼吸~~~
即使是面帶微笑的晴天娃娃,也會有被吊掛得失去了魂魄的時候。
我在認真趕工的時候,尤其是怒火中燒的階段,講話肯定沒耐性!
絕對沒有和你嘻哈鬼扯的心情,再多的搞笑也催不來稿件,完成不了工作,只會換來我的冷言自討沒趣。
呼~~深呼吸~~~
我需要休息,熄燈之後黑暗的悶熱空間卻引來許多不識相的蚊子。
於是睡到半夜起來電死蚊子變成每一天必進行的活動,最高紀錄是一個晚上電死16只。
想必它們應該也非常怨恨我的無情。
奈何,奪取你的生命為換來我安穩的睡眠,這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生存之道。
即使不是人,如蚊子你為求取溫飽,也一樣乘人之危,也還是爲了自己啊~
去檳城
五月初,去了檳城一趟。車票花了70大元,多謝學弟款待,免了曝曬也少走許多路還吃了不少。猛猛烈日當頭,即使有車子載到目的地,還是會不願意下車。在車上繞了一個圈,算是到過了。那些所謂的旅遊景點,總是燃不起我的興趣。只去了觀音廟和姓周橋。回程肚子一路絞痛,中途瀉了兩次。好不容易看到KL的路牌,司機卻繞遠路,經過PUDU卻不允許下車。司機轉入JLN Lok Yoke加油,未達終點就逃下車了。誰管他的不可以下車,本小姐已經彆得沒一點耐性了。
姓周橋。在成爲旅遊景點的初期,舉辦了許多人文活動。然而這些活動卻沒有繼續維持,留下壁畫、環保作品等等,仿佛始亂終棄。
姓周橋裏的木板墻壁畫
別致的手工路標
周姓人家俊俏的白狗
夢見爸爸
我夢見爸爸,這是非常罕有的事。
漆黑剛下過雨的清晨,連夜工作的他,自工地回來,還未休息就騎着腳踏車載我上學。
那一條上學的小巷,和著雨後的微涼奏響了各類蟲鳴聲。
我緊緊握牢腳踏車坐墊邊緣,斷斷續續地與爸爸閒聊。
“爸,你不睡覺不要緊嗎?”
“等下還要開工,沒時間睡。”
沉默半響,
“爸,不如你回去睡個覺,再去工作啦。”
“大家都在趕工,哪裏可以這樣。”
“可是你都沒吃東西啊,哪有力工作?”
為他熬夜工作感到心疼,卻幫不上忙。
腳踏車停在學校前斜斜的路口,
“我等下自己去吃。”
“過了學校都沒有店了,你去哪裏吃?不然你吃我的麵包要嗎?”
我掏出麵包,遞給他。他看了一下麵包,沒有接過。然後問:
“附近哪裏有東西吃?”
“我帶你去,就在前面……”,“要到了,要到了……轉右邊就是了,那邊有茶餐室。”
那是一家很奇怪的店。木板組構的開放式店面,寬敞的L形空間都是大大的圓桌,還有聚集42寸在熒幕前的個人座。這椅子很奇怪,有點像老舊的理髮店用的皮質椅子,前面有個折疊式的小桌板。坐在哪裏可以邊吃邊看電視。而且早餐賣的竟是滑蛋河和宮保雞丁。
爸爸走到單人座,新奇萬分,完全遺忘我的存在,坐上了單人座看電視,我一直喊著爸、爸……他卻似乎聼不見……
夢裏和爸閒聊的情景、那麽用力地喊著爸,在現實生活裏,幾乎都不曾有過。
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年齡代稱
古來聖賢,對於禮節一點都不馬虎。
以下,記一段關於古時各年齡段的代稱。
一、幼儿的代称
初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泛指不满周岁的初生婴儿。《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孩提——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老子》:“如婴儿之未孩。”也作“孩抱”和“提孩”。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 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周晬,指婴儿周岁。
垂髫、髫年、总角——泛指幼童时期。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8岁又称“龆年”。
童龀(chèn)、黄口——指童年。说文有“男八月生齿,八岁生龀;女七月生齿,八月生龀”之说,可见小孩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龄。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孝经圣治》:“故亲生只膝下。”
孺子——儿童。《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二、少年、儿童的代称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舞夕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舞象之年—— 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红颜——年轻人的红润容颜。代指少年。唐李白《赠孟浩然》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处子——未出嫁的女子。
千金——对人家女儿的的敬称,多指未婚者。
三、男子、女子成年的代称
儿女——指青年男女。唐王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束发——男子十五。古男子到十五束发为鬓。“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大戴礼记使傅)
及笄(jí)——女子十五岁。笄古代妇女束发用的簪子,束发贯之以笄,表示已经到成年。〈礼记内则〉记载,女子年十五可插笄。〈国语郑语〉:“既笄而孕。”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郑玄:“成童,十五以上”。
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岁。“爱自待年 金声夙振”(《文选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女子许嫁,笄而字。”(《礼记·曲礼上》)
幼艾——指美貌的青年男女。《楚辞九歌少司命》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通俗编》中云:“若品岩赠张洎‘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通俗编·妇女》“宋谢幼盘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弱冠、初冠——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有室,女子生命而愿为有家。”朱熹集注:“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
怨女、旷夫——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旷夫: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男子 。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四、中年的代称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唐魏征《是渐不克终疏》:“贞观之初,时放克壮。”
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命之年——五十岁。耳顺之年——六十。《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五十岁的人常自称为是“未知之年”。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艾——五十岁,耆——六十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唐刘禹锡《汝州谢上表》:“伏蒙圣泽,救此天灾,疲羸再苏,幼艾同感。”
杖家之年——五十,杖乡之年——六十,杖国之年——七十,杖朝之年——八十。《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
五、老年的代称
垂白——白发下垂,形容老年。唐孙樵《与何易于》:“百姓入常赋,有垂老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
花甲——六十。干支纪年。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形成一循环,通称为“六十花甲子。”亦称花甲。”
古稀——七十岁。《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下寿——六十岁,中寿——八十岁,上寿——一百岁《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初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泛指不满周岁的初生婴儿。《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孩提——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老子》:“如婴儿之未孩。”也作“孩抱”和“提孩”。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 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周晬,指婴儿周岁。
垂髫、髫年、总角——泛指幼童时期。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8岁又称“龆年”。
童龀(chèn)、黄口——指童年。说文有“男八月生齿,八岁生龀;女七月生齿,八月生龀”之说,可见小孩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龄。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孝经圣治》:“故亲生只膝下。”
孺子——儿童。《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二、少年、儿童的代称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舞夕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舞象之年—— 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红颜——年轻人的红润容颜。代指少年。唐李白《赠孟浩然》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处子——未出嫁的女子。
千金——对人家女儿的的敬称,多指未婚者。
三、男子、女子成年的代称
儿女——指青年男女。唐王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束发——男子十五。古男子到十五束发为鬓。“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大戴礼记使傅)
及笄(jí)——女子十五岁。笄古代妇女束发用的簪子,束发贯之以笄,表示已经到成年。〈礼记内则〉记载,女子年十五可插笄。〈国语郑语〉:“既笄而孕。”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郑玄:“成童,十五以上”。
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岁。“爱自待年 金声夙振”(《文选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女子许嫁,笄而字。”(《礼记·曲礼上》)
幼艾——指美貌的青年男女。《楚辞九歌少司命》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通俗编》中云:“若品岩赠张洎‘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通俗编·妇女》“宋谢幼盘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弱冠、初冠——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有室,女子生命而愿为有家。”朱熹集注:“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
怨女、旷夫——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旷夫: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男子 。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四、中年的代称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唐魏征《是渐不克终疏》:“贞观之初,时放克壮。”
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命之年——五十岁。耳顺之年——六十。《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五十岁的人常自称为是“未知之年”。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艾——五十岁,耆——六十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唐刘禹锡《汝州谢上表》:“伏蒙圣泽,救此天灾,疲羸再苏,幼艾同感。”
杖家之年——五十,杖乡之年——六十,杖国之年——七十,杖朝之年——八十。《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
五、老年的代称
垂白——白发下垂,形容老年。唐孙樵《与何易于》:“百姓入常赋,有垂老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
花甲——六十。干支纪年。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形成一循环,通称为“六十花甲子。”亦称花甲。”
古稀——七十岁。《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下寿——六十岁,中寿——八十岁,上寿——一百岁《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干支纪年。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形成一循环,通称为“六十花甲子。”亦称花甲。”
耋(d?é)——七十、八十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杜预注:“七十曰耋”。《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寿登耄耋,富贵不可胜言。”
耄(mào)——八十、九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期颐——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岁曰期颐。”朱熹释:“周匝之义。”(转过一圈之感。)“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谓当养而已。”即寿高百岁。
黄耇(gòu)——《诗·小雅·南山有台》:“不只君子,遐不黄耇。”朱熹注:“黄老人发黄也。耇,老人面冻梨色,如浮垢也。也作黄发。黄耇也称作元老。
黄发——指年老,也指老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皓首——白头。指老年。汉李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丁年:成丁的年龄,即壮年。
台背——《诗·大雅·伟芾》“黄耇台背。”《尔雅·释诂》:“台背、耇、老,寿也。”
耋(d?é)——七十、八十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杜预注:“七十曰耋”。《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寿登耄耋,富贵不可胜言。”
耄(mào)——八十、九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期颐——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岁曰期颐。”朱熹释:“周匝之义。”(转过一圈之感。)“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谓当养而已。”即寿高百岁。
黄耇(gòu)——《诗·小雅·南山有台》:“不只君子,遐不黄耇。”朱熹注:“黄老人发黄也。耇,老人面冻梨色,如浮垢也。也作黄发。黄耇也称作元老。
黄发——指年老,也指老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皓首——白头。指老年。汉李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丁年:成丁的年龄,即壮年。
台背——《诗·大雅·伟芾》“黄耇台背。”《尔雅·释诂》:“台背、耇、老,寿也。”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後果
1。
喝咖啡會引起心悸我一直是知道的。所以總是小心翼翼地讓不曉得什么時候養成的咖啡隱,深深埋藏。然而偶爾還是會忽視它(或想測試它),大口大口喝下去。隨心悸而來的有時候是手心冒汗,有時候伴隨微微絞痛和顫抖的雙手。只能喝一點熱水,安靜地等待一切慢慢恢復。今日和著早餐一起灌下的咖啡或許太濃烈,除以上種種征狀外,還附送陣陣暈眩。仿佛喝下的是香濃的醇酒。若是,再貪一杯,酒盡愁消又何妨。2。
有許多人其實和我一樣,對於未來的方向還單純處於想法而未有所行動的時候,大概都會對身邊的人有所保留。惟恐萬一成不了事,落得只是笑話一場甚爲尷尬。這一路走來,反復回想無數次,關於那所謂的未來的方向,我究竟堅持了多少、改變了多少?甚至記不太清初心的原貌。遇到阻礙,最容易的解決方案不外乎轉身離去吧!我轉了許多次身,在每一次轉身的時候,都會自問:這樣下去,什麽時候才會有所成?齡近而立,空有一股執著在心頭,卻一點都無所成就。再回頭、再回頭,我還能有什麽?
3。
大馬政府的種種不是也非一日之寒,坐在咖啡店喝個茶、在巴刹買個菜,四周皆是怒駡政府的百姓。在剛過的詩巫大選,偉大的首相納吉又爆出驚言説國陣議員若贏了就撥500萬治水,“你幫我,我幫你”。那麽大手筆的撥款誰不心動呢?卻打不動選民的心啊!若真有誠意治水,也不必等到這個節骨眼上。民間反風吹奏,升空了火箭擊敗國陣。百姓求變的心再明顯不過了,卻還有人說“搞不懂華人到底要什麽”。反貪局開了納吉的檔,有人說這只是做做戯,誰敢動自家老闆的一根寒毛。這所謂的“自家老闆”更應該是平民百姓才對吧?
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POCO 一点点




昨晚和友好們去了一家小經營的概念店用餐,
POCO Homemade 簡約的店面設計、家庭式的餐點和舒適的氣氛。
部落格上的介紹,像精品一樣細膩。
店員點了飲料后忙進忙出的,我自行拿了張點餐單,為大家下單。
單子直接送到廚房,掀開門簾是一個消瘦高挑的女生,
我說拿來了餐單,她先是錯愕然後大笑。
雖然店外的停車位有限、雖然上菜的速度稍慢、雖然招待不周、雖然餐點味道並不出衆,
但在這樣舒適的環境,餓着肚子的大家,都願意等待。
或許有誰會說:都已經來了,不等待還能做什麽?
但我的等待一點都不會不耐煩,一點都不急迫。
結帳的時候朋友說我適合來當part time
嗯,我要真的適合,那將來要開一家店,情況應該不壞吧。
賺來的時間化成快樂
原本計劃今天要寫的方案,被雜誌社喊停。具體上是什麽原因我不懂,也不需要懂。
我只需要為突然空出來的時間,感到無比歡愉,就好。我的内心確實是快樂地在跳舞,只是外表肢體上不太看得出來而已。或許是年齡的老化吹奏,仰或因爲一個人獨處吧,内心的轉變想釋放,卻沒有著落點。於是,換化成一顆跳舞的心。
昨天瀏覽網絡的時候,不曉得點到什麽東西,然後這首歌就下載到電腦裏了。一聼鍾情的輕快節奏,正好與今天的好心情好天氣形成一體。
歌詞這麽唱:
I'm a new soul
I came to this strange world
Hoping I could learn a bit bout how to give and take.
But since I came here,
Felt the joy and the fear
Finding myself making every possible mistake
Hoping I could learn a bit bout how to give and take.
But since I came here,
Felt the joy and the fear
Finding myself making every possible mistake
I'm a young soul
In this very strange world
Hoping I could learn a bit bout what is true and fake
But why all this hate?
Try to communicate
Finding trust and love is not always easy to make
In this very strange world
Hoping I could learn a bit bout what is true and fake
But why all this hate?
Try to communicate
Finding trust and love is not always easy to make
我們就是為學習而來到這世界的。從一無所知到略懂一二、從笨拙到知曉再融會貫通。這些都沒有捷徑,只能用體力去執行,讓心去感受。即使是挫折失敗,也是美好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