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腳步聲隨亮起的紅綠燈,或走或停,規律地遍佈在城市中心。步伐是快速的。這個城,仿佛一切都無法停滯下來。連些微的空擋都沒有。那是他們的生活節奏。
陌生城市的氣息與生活裏所習慣的不一樣,他們都嘗試融入。然而,語言卻在在阻隔了他/她與社會而被孤立在僅有自己的世界裏,仰或是因爲孤獨而引起融入的欲望讓自己更感覺力不從心?
他們尋覓一個通道。爾後相遇、交際。被孤獨侵蝕的兩個人在異國土地上相遇,對誰而言都是一種窩心的、無以名狀的依靠。那是超出愛情的情感歸依,我想。
lost in translation ,陳述一段迷失。迷失的是本我?還是被塑造出來與社會共存的那個自己?迷失在切斷言語與他者溝通的能力
,還是迷失在本我體現的自我裏?而力不從心的是那個屬於自我的體現,還是内心本我所能接收的/給予的與現實中無法抗衡的部分?
許多人縂愛說“那原本就這樣”,而所謂原本起始于何?難道它就該這樣繼續下去?自何時起抹殺的改變的權利?昨日,他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離開;今日,他們渴望再重來。這當中所存在的變數,有誰能說得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